张津瑜12分04秒未删减在线_2022国产精品|HD中文字幕在线播放,日韩国产欧美中文字幕,色翁荡熄小说全文h,啊用力嗯轻一点用按摩引诱

濟南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加快數字化高質量發展打造數字先鋒城市推進方案的通知

各區縣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單位):

現將《加快數字化高質量發展打造數字先鋒城市推進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濟南市人民政府

2021年9月15日

(聯系電話: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信息化與數字經濟處,66605705)

(此件公開發布)

加快數字化高質量發展打造數字先鋒城市推進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加快數字化發展的部署要求,搶抓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重大機遇,率先打造建成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城市數字化協同發展的數字先鋒城市,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關于加快數字化發展的部署要求,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準確把握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建設的總體要求,大力實施數字經濟引領戰略,堅持數字經濟、數字政府、數字社會一體推進,爭創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打造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核心區,建設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城市數字化協同發展的標桿城市,引領山東乃至黃河流域數字化高質量創新發展。

(二)主要目標。到2025年,數字經濟產業能級達到萬億級,占GDP比重超過50%,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產業規模均達到7000億級,城市數字化水平位居全國前列。

——數字產業化發展水平快速躍升,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標志性產業高地和特色產業集群。到2023年,以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為代表的數字經濟核心產業規模超過5500億元,其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收入達到4000億元,電子信息制造業收入達到1500億元;培育壯大30家以上數字經濟核心產業領軍企業。

——產業數字化轉型取得重大突破,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水平位居全國前列。到2023年,以智能制造與高端裝備為代表的先進制造業規模超過5500億元,初步建成國內領先的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示范高地,打造300個以上數字化應用示范項目。

——城市數字化示范引領能力顯著增強,建成黃河流域信息樞紐中心城市和中國智慧名城。到2023年,建成4萬個以上5G基站,初步建成省級低時延數據中心核心區,機架規模年均增速保持在20%左右,打造100個以上智慧城市創新應用場景。

二、主要任務

(一)推進數字產業化,激發經濟發展新動能。

1.打造數字經濟核心產業新高地。

(1)打造世界級信息技術裝備產業高地。依托中國算谷,支持龍頭企業構建涵蓋關鍵應用主機、通用服務器、AI服務器、云服務器、邊緣服務器的全產品線。推動新一代神威E級(百億億次級)原型機系統建設運行。推進量子通信、量子測量、量子計算等量子信息技術及裝備研發。到2023年,服務器產銷量穩居全球前三。(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

(2)打造國內一流的軟件產業集群。加快中國軟件名城提檔升級,依托齊魯軟件園、明湖國際信息技術產業園、數字經濟產業園等載體,加快濟南密碼應用與創新示范基地建設,打造大數據、信息安全、BIM(建筑信息模型)軟件、區塊鏈等特色產業集群,支持齊魯軟件園爭創“中國軟件名園”。到2023年,培育5個以上收入過200億元的軟件產業集群,建成10個以上省級特色軟件產業園區(集聚區)。(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委機要保密局、各區縣政府、濟南高新區管委會)

(3)打造全國領先的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產業基地。圍繞“浪潮”“超越申泰”等產品系列,招引產業鏈上下游配套企業,構建集軟件、硬件、應用和服務于一體的信創產業生態。推動省級信創適配中心建設,打造信創適配驗證公共服務平臺。開展信創產品適配應用試點示范,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創新成果和解決方案。到2023年,每年打造10個以上信創產品適配應用示范項目。(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委)

(4)培育壯大數字產業新增長點。推動碳化硅襯底材料向芯片、器件、模組等下游產業延伸,以重點項目為抓手,推進集成電路產業跨越式發展。推動衛星互聯網、遙感、導航、衛星數據應用等空天信息產業發展。推進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和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建設濟南人工智能島。實施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國際標準地招商產業園車路協同系統建設,推動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濟南高新區管委會、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管委會)

2.建設數字經濟高能級創新平臺。

(5)突破核心關鍵技術。組織實施一批省級重點領域研發計劃,在數字技術領域開展基礎理論、核心算法及關鍵技術研究。加快布局6G、太赫茲、量子信息等前沿技術。加快建設山東未來網絡研究院,探索契合我市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的新技術和新模式。創新項目攻關機制,以“揭榜掛帥”等方式持續支持數字化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委)

(6)建設科技創新支撐平臺。支持EDA(電子設計自動化)高性能研發中心、華為“三個創新中心”、百度“一基地兩平臺三中心”等平臺建設。到2023年,培育重點(工程)實驗室、制造業創新中心、產業創新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工業設計中心等各級各類平臺1000家以上。(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各區縣政府、濟南高新區管委會)

(二)推進產業數字化,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3.加快發展智能制造。

(7)推動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推進“星火·鏈網”超級節點(濟南)建設,打造一批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構建多層次、系統化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引導企業接入省工業互聯網安全態勢感知平臺,探索企業“上云用數賦智”創新引領模式。到2023年,培育3-5家國內領先的工業互聯網行業平臺,打造60個應用示范項目,培育300家星級上云企業。(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8)推動重點行業數字化轉型。圍繞37條產業鏈和40個產業集群,支持鏈主企業制定數字化轉型路線圖、案例集和工具箱。引導高端裝備、電子信息等離散型行業推進裝備標準化信息采集與控制、自動化診斷、遠程運維等系統建設。引導生物醫藥、精品鋼和先進材料等流程型行業強化工藝數字建模、流程仿真等核心制造環節可視化支撐。到2023年,形成不少于100個行業數字化轉型優秀案例。(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9)深化企業數字化轉型。加快實施技改“雙千”工程,推動裝備換芯、生產換線、機器換人。圍繞我市實施“西興”戰略,推動省機械裝備制造業基地數字化轉型。推進山東重工綠色智造產業城等項目建設。積極培育智能車間、智能場景、智能工廠、智能供應鏈示范企業,構建多層次智能制造應用體系。到2023年,每年實施1000個技改項目,累計培育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120個,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15個。(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4.深化行業數字賦能。

(10)加快推動智能建造。推進智能建造在工程建設各環節應用,推動建設建筑產業互聯網平臺,完善智能建造標準體系。開展BIM(建筑信息模型)集成應用試點工程,全面推廣BIM住宅使用說明書。到2023年,打造數字化建造試點項目200個以上,新建住宅建筑實現100%BIM交付。(責任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大數據局)

(11)推動數字賦能現代農業。構建農業智慧大腦,服務農業精準生產。鼓勵特色農產品推廣運用區塊鏈、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加快建設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加強智慧農業全要素、全系統、全過程技術集成創新與成果推廣,打造一批智能、精準、高效、綠色的智慧農業應用示范基地。到2023年,打造40家以上智慧農業示范基地。(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大數據局)

(12)促進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圍繞建設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和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推進區域物流大數據中心建設。引導駐濟金融機構加快智慧銀行建設,推廣智能柜員機、無人網點等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數字文創產業,增強數字技術對內容創作、產品研發、模式創新、創意設計的核心支撐作用。到2023年,建設10個以上智慧物流園區。(責任單位:市口岸物流辦、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體育局)

(三)加快城市數字化轉型,提升城市發展能級。

5.加快數字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13)高水平建設新一代網絡基礎設施。推進5G網絡建設,打造5G先鋒城市和“雙千兆寬帶城市”。加快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聯網發展,提升IPv6用戶普及率和網絡接入覆蓋率。申報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爭創國家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試點。推廣使用多功能桿,構建新型城域物聯專網。提前布局衛星互聯網、量子通信網等未來網絡設施建設。到2023年,累計建設5G基站4萬個以上。(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大數據局、市城管局、市科技局、各區縣政府、濟南高新區管委會)

(14)提升城市算力輻射帶動能力。優化城市區域算力中心基礎設施布局,打造區域級數據中心集群。建設濟南智能計算中心,為人工智能、區塊鏈技術在各行業的融合應用開發提供低成本、便捷的算力服務。建設國家級超算互聯網,探索面向黃河流域提供超算應用服務。到2023年,初步建成省級低時延數據中心核心區,機架規模年均增速保持在20%左右。(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管委會、市發展改革委、市大數據局、市科技局)

6.打造整體、高效的數字政府。 

(15)推動數據資源匯聚共享。完善數據要素產生、確權、流通等機制,推動公共數據和社會數據更大范圍、更深層次開放共享。實施政務云創新升級,建設城市大腦底座平臺。開展政務數據資產普查,構建數據中樞系統。推廣電子證照應用。依托“泉城鏈”,加快實施“數據上鏈”,實現數據資源安全可信、開放共享。(責任單位:市大數據局、市相關部門)

(16)提升政務服務水平。聚焦政府服務“一網通辦”,完善市級政務服務平臺功能,推進市級各部門(單位)相關業務系統與市機關內部“一次辦成”服務平臺聯通,持續提升“在泉城·全辦成”智慧化水平。聚焦產業發展“一網通覽”,推進涉企服務“三庫一平臺”建設,優化“濟企通”服務企業云平臺功能,構建“全覆蓋、零距離、全響應”的服務企業新形態。(責任單位:市大數據局、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17)提高政府治理效能。聚焦城市運行“一網通管”,加快推進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等“新城建”試點任務建設,完善市一體化綜合指揮平臺,提升綜合指揮調度、系統融合應用、風險防范預警、事件應對處置和服務科學決策水平。完善全市統一的網格化社會治理系統,加強對各類信息采集、報送、分析、處理、監督以及綜合評價等全過程跟蹤管理。(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市大數據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城管局)

7.構建智慧便民數字社會。

(18)打造數字化公共服務體系。聚焦城市生活“一屏感知”,構建泛在化的智慧應用服務體系。構建泉城“一碼通”運營服務體系,加快山東省互聯網醫保大健康服務平臺建設,形成“互聯網+醫保+醫療+醫藥”健康保障服務體系。加快在線教育平臺建設,打造網絡教育內容制作中心,創新“互聯網+社會服務”教育消費模式。(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大數據局、市衛生健康委、市醫保局、市教育局)

(19)推廣生活智能化應用。加快國家信息消費示范城市建設,擴大智能化產品的有效供給,打造豐富的數字化、智能化解決方案和應用場景。實施文化精品數字化工程,打造公共文化云、智慧圖書館、云博物館、云美術館、云藝術館等線上數字產品。推廣云上協同辦公模式,加快平臺經濟發展,培育壯大直播電商、社群電商等電商營銷新模式。(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商務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依托市工業強市建設領導小組,統籌協調加快數字化高質量發展打造數字先鋒城市各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具體負責推進方案實施。各級各有關部門要提高認識,明確職責任務,加大推進力度,確保工作落實。

(二)強化要素保障。充分利用市工業發展扶持專項資金等資金渠道,加大對數字經濟領域產品研發、重大項目和應用示范的支持力度。全面落實我市關于人才引進培養的有關政策以及數字經濟重大項目建設用地、用電等要素保障。

(三)鼓勵先行先試。支持公共服務領域創新應用區塊鏈、人工智能、人機交互等先進數字技術應用。鼓勵重點區域率先開展數據治理、數據要素價值化、數字化轉型、智慧應用等方面的探索。

(四)建立評價機制。以濟南市數字經濟評價指標體系、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評價指標體系、數字政府建設評價指標體系為主要依據,定期開展市、區縣數字化發展水平評價,編制全市數字化高質量發展綜合評價報告,推動數字先鋒城市建設。

相關新聞

聯系我們

0757-26600363

郵件:tongtian0225@163.com

地址: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北滘鎮三樂路1號廣東工業設計城A棟2樓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