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這根“網紅雪糕”,網友:貴到懷疑人生!
隨著全國各地相繼進入夏季“蒸籠”模式,人們的心頭好——雪糕,重回視線,“綠色心情”、“隨便”、“老冰棍”等等老品牌依然是雪糕界永遠的神,新秀“夢龍”、“椰子灰”也占據了半壁江山。小賣部的冰柜變得不再單調,種類繁多的雪糕甚至讓人有些眼花繚亂。
可雪糕的價格也隨著夏季的溫度連年上漲,小時候5毛錢一根的小布丁、2毛錢一根的小冰棍幾乎銷聲匿跡,取而代之的則是66塊錢登頂的網紅“鐘薛高”,為此不少網友都不禁發問:這么貴,怎么吃得起!


幾年來雪糕價格為什么一直能持續猛增?究竟是智商稅還是真的物有所值?今天就讓小夫子來帶大家看一看,分析一波!
食材
首先,最基本的漲價來源自然是食材價格上漲,近年來牛奶和淡奶油這種基礎材料的價格上漲了幾乎80%,成本升高讓老品牌們都不得不調高售價或者減少質量來維持利潤。
再加上雪糕圈的瘋狂內卷,每家品牌都在默默進行“高端升級”,“不添加一滴水”、“天然、健康”和“稀有”等各種標語不斷為自家品牌貼金。特級紅提、愛爾蘭陳年干酪、天然粉色可可等等,原料的精選也會導致價格奇貴無比。據“鐘薛高”的創始人稱,66塊錢一根的雪糕成本就能高達40塊錢。


口味
其次是小眾口味的走紅,占據傳統市場的牛乳、巧克力、香草等基礎口味已經滿足不了人們天馬行空的想法。許多商家以小眾口味為切入點,通過差異化的包裝和奇異的口感樹立了獨特口碑,不斷招來新用戶來為他們買單。海鹽、松露、玫瑰、咸蛋黃等等新奇的味道走進人們的視線中,各種在味道上意想不到的創新,抓住了年輕人的需求。
當然,有些廠商同樣也在挑戰吃貨們的底線,自打雙黃蛋雪糕將咸味元素帶火之后,雪糕界的口味之路就越走越“歪”了:東北鐵鍋燉、長沙臭豆腐、山東大蔥、揚州炒飯、牛奶魷魚、大閘蟹、辣味桑葚……這些口味怪異到讓你打開便利店的冰柜就已經忘記了自己是在買雪糕還是在買晚飯。當然,這種跨界的口味融合也會讓價格變得“意想不到”,而且有些雪糕的口味實在讓小夫子無法下口,只能感嘆無福消受了。




今年年初,“大廠”伊利也是加入到這個潮流中,推出了新品芥末海苔脆皮雪糕——吃了個“芥寞”,外層是香甜的的巧克力味脆皮,內部是帶點辣味的芥末口味奶料,搭配咸香海苔片,極為大膽地挑逗著消費者的味蕾。很快,這款又甜又辣的雪糕成為不少人的嘗鮮選擇,連演員辣目洋子都拜倒在它的“芥寞”之下,直言“不做網紅做個網綠”。

造型
如果說口味是硬標準,那么造型就是加分項。近年來越來越火的擬物雪糕、文創雪糕、景點雪糕,都成了朋友圈里必秀的潮流新品。為此,各大景區甚至開始了“雪糕內卷”,力爭成為朋友圈最吸引人的微小地標。




這些有顏又有料的雪糕只要出了景區就難再買到,有錢也不是隨時隨地想吃就能吃到,可謂是各大景區的特供品。只要與雪糕拍一張合照,無需多言就能在朋友圈里暗示出自己的位置,順便還能體現出濃濃的高級感。至于價格嗎,畢竟是景區里的特供品,大家都懂的。
顏色
恰到好處的利用顏色同樣也能引導消費者消費,青綠色的抹茶雪糕給人感覺清新撲面而來,而水藍色的海鹽味則在夏天給人們帶來縷縷冰涼,棕黑色的巧克力外殼再點綴上椰蓉,直接食欲倍增。別致的造型配上誘人的顏色,簡直讓小夫子欲罷不能。


包裝
不僅僅是雪糕,雪糕包裝當然也不會被落下,不少網紅雪糕也是頻頻因為吸引人的包裝火出圈。雪糕的包裝大部分廠商會選取冷色調更能讓人在炎炎夏日里感受到一絲清涼;但是不按套路出牌,往往更能吸引人,別出心裁的暖色調碰撞,形成視覺上的強烈反差,吸引了大量吃貨們的注意。

跨界聯名
在現在這樣的網紅時代,雪糕已經跳脫出了單一的商品屬性,逐漸演變成了一種“社交型產品”,成為隱形的社交貨幣,打卡分享成為雪糕消費之后的常態。
而跨界聯名也是在這樣的市場環境和消費環境下自然產生的新突破點,各大IP的聯合營銷,“奧利奧”、“奈雪的茶”、“三只松鼠”等等品牌與雪糕發生碰撞,給雪糕注入鮮活的個性,讓用戶消費時感受到極強的代入感,既時尚又充滿話題性,最終將品牌形象深深植入消費者心中。這樣的聯合營銷既增加了雪糕銷量,同樣也為品牌做了宣傳,可謂是一舉兩得。




諸多方面的不斷創新,讓網紅雪糕層出不窮,但雪糕消費忽然迎來十元時代也讓人措手不及,畢竟雪糕價格的飛漲比工資上漲的幅度大得多,這也的的確確戳中了不少消費者的痛點,對此小夫子也是無語凝噎啊!!!

但說到底,消費者最終應當為產品買單,而不是為商家宣傳造勢的過程消費。為什么“哈根達斯”能長期占據“雪糕界愛馬仕”的名號,而大部分人卻不愿意為鐘薛高掏腰包,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價格是否與質量相稱,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性價比,這始終是消費者衡量產品的重要標準。
小夫子認為,現在的網紅雪糕也好,賣概念的零糖產品也罷,都是短暫地將雪糕市場的方向帶跑偏了,時間一長,受到消費者信賴的,還是那些經過市場和時間檢驗的傳統雪糕產品。無論是一塊錢的“老冰棍”,還是66塊錢的“鐘薛高”,可能大風吹過,還是小布丁最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