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專題報道:焦作中原工業設計城開園一年半,拉動內需40億元—— “設計”創新賦能內循環
2020年12月31日晚,位于焦作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中原工業設計城舉行“創動未來 逐夢同行”設計師之夜活動,以一種特殊的方式辭舊迎新。
作為河南省首家以工業設計為主題的創新示范園區——中原工業設計城自2019年6月開園以來,研發設計服務收入4000萬元。按照國家工業信息化部對我國工業設計每投入1元錢,對經濟拉動101元的研究報告顯示,中原工業設計城對經濟的拉動能力超過40億元。
焦作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牢牢攥住“中原設計”的創新關鍵,賦能先進制造全產業鏈,持續發力、精準發力,打通內循環,展現新氣象。
前端供給——供應鏈支撐制造變設計
按照世界著名的“微笑曲線”理論,傳統的經濟發展一般是以制造驅動為主,曲線中間是制造,是中端;左邊是研發、設計,是前端;右邊是品牌營銷和市場服務,是后端。通過“微笑曲線”可以看出,產品的附加值更多地體現在前端、后端,即設計研發端和品牌服務端。
傳統的制造位于“微笑曲線”的底端,附加利潤最低,賦能工業設計等創新要素之后,通過精準把握用戶需求、產業需要,將以往的制造,轉變為個性化設計,創新成功賦能供應鏈。
廈工機械焦作公司是廈工在北方的制造基地,作為中國工廠和倉庫叉車領導者,擁有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市場號召力。作為電動倉儲領域的有力競爭者,該企業深知,工業設計背后隱藏的巨大市場空間。他們通過與中原工業設計城入駐企業潛龍工業設計有限公司對接,為該企業設計叉車,其中一款就使生產成本降低25%,銷售價格提升22%,總利潤提升150%。
工業設計創新賦能制造企業,助力企業產品真正從實驗室走向廣闊市場。“中原設計”通過平臺成功孵化的車載空氣檢測系統,在2020年的北京服貿會上一展出,就引起不俗的反響。該系統的創始人是山東大學物理研究所的一名教授,以往是提供純粹技術服務解決方案。在進入到“中原設計”的平臺后,通過給予他的全方位平臺服務,走向了全國20多個城市,讓他有機會把這個技術從實驗室走到了市場。之前在實驗室時年產值有100多萬元,截至2020年底,年產值已達3500多萬元,增長35倍。
目前該產品已經在中原工業設計城注冊企業落地生產,僅焦作城區已經安裝了100臺產品,有80臺移動監測點、20臺固定監測點,為焦作主城區提供精準空氣質量檢測服務,服務政府部門對環境進行精準治理。
“工業設計改變的是傳統產能,提高產品競爭力,打通訂單、設計、生產、倉儲、服務等產業鏈上下游各環節,提升全要素生產率,是暢通了內循環、促進消費的有效方式,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條好路子。”焦作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王家鵬說。
后端消費——消費鏈升級服務變定制
焦作奧特盛紙質容器廠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武陟縣,起初,該公司只是進行單純的食品包裝盒生產,很顯然,在“微笑曲線”中,這個過程是處在利潤最低的制造端,當時,他們的訂單量,只有3000多萬。經與中原工業設計城平臺對接,該公司與園區入駐的工業設計企業——高瓴科技有限公司達成了設計合作,為奧特盛提供更加專業的產品設計服務,進一步提升企業的產品附加值和品牌價值。隨著該公司開始將設計融入到產品中去,外觀新穎多樣的食品包裝盒,很快吸引了眾多客戶的青睞,該公司的訂單量也增加到現在的將近10億,增長了33倍多。創新設計賦能消費鏈,在這家公司,有了更直觀的體現。
“這種體現就像人們購買衣服,通常有商場試穿或線上預覽兩種方式。”在國內著名工業設計企業高瓴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高玲看來,未來還有一種穿衣解決方案,那就是設計師上門量體并推薦搭配,被稱為定制,是設計的另一個含義。
“工業設計代表著工業轉型的未來。工業設計不僅處在制造業創新鏈的前端起點,價值鏈的源頭,更處于帶動性強、產業關聯度大、創新要素突出的市場端、服務端。”高玲介紹說,由于是一對一的上門服務,用戶體驗決定了用戶復購和轉介紹的動力。這便驅動設計師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服務能力,并將客戶意見反饋給工廠,從而形成一個良性的用戶、服務和產品的閉環定制系統。
同樣是中原工業設計城入住的設計企業——鴻錦天成設計公司,通過園區平臺的對接,根據用戶意見,通過用戶體驗,為焦作本地一家企業設計改良了一款智能噴涂機,外觀與性能大幅提升。定制后的新產品生產成本降低20%,銷售價格提升15%,總利潤提升了50%,大大提高了市場競爭力,讓該企業在國內市場上“迅速崛起”。
中端互聯——產業鏈共享要素變資源
工業設計恰恰與先進制造業“天生一對”。
蒙牛乳業(焦作)有限公司焦作二廠是由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大型乳品生產加工工廠。工業設計以信息技術優勢深化系統開發,發力“科技大基建”;工業設計為生產效率賦能,完成了第二代智能制造工廠的投產與運營。
該廠工業設計在制造端,基于云計算、人工智能的智能生產平臺,將“人指揮機器干活”變成了“機器指揮機器干活”,智造工廠日產能比一廠提升30%。
“工業設計通過智能機器間的連接,工業互聯網使得企業間高效共享的各種要素變資源,降低成本、增加效率,幫助制造業延長產業鏈,推動制造業轉型發展,是新一輪工業革命和產業變革的一個重點發展領域。”該企業負責人白楊介紹說。
工業設計,前端連著供應鏈,后端連著消費鏈,扎根于龐大的制造業體系,工業互聯網實現前后端互聯互通。截至2020年12月底,云集中原工業設計城的設計型企業突破100家。這些設計企業借助工業互聯網,賦能產業鏈、供應鏈、消費鏈的企業數量上千家,為他們提供設計方案、定制方案,創新變資源、變產業。
以教育裝備產業為例,中原工業設計城通過“設計+科技+產業”的方式,積極推動工業設計企業與智慧型教育裝備企業深度融合,以工業設計的思維和技術引領教育裝備產品和研發,助推助推教育裝備產業在焦作的落地與發展。目前,中原工業設計城,正在積極與國內最權威的教育裝備研發和管理機構——教育部教育裝備研究與發展中心對接,積極籌備中原教育裝備產業城項目的建設。2020年10月,焦作市在深圳組織了開展“焦作對接粵港澳大灣區教育裝備產業專題招商活動”,在活動中共簽約項目14個。其中,碧桂園集團旗下的教育裝備企業——碧桂園云蝶科技,已正式在中原工業設計城注冊落地,未來在焦作會先后投資近10億元,用于建設中原地區教育裝備研發設計中心、體驗展示中心、產品運營中心、應用示范中心,以及生產基地和倉儲物流中心等。中原工業設計城,將打造“工業設計+教育裝備”的全產業鏈體系。
除此之外,中原工業設計城還在智慧康養、智能體育和文化創意等產業內容方面,積極引進國內外高端設計與科技資源,突出設計研發、成果轉化、理論研究、人才培訓、成果展示和市場推廣等功能,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引領城市升級,打造中原地區最具規模和影響力的新科技、新設計、新文化、新商業四新一體、互相融合的現代高端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