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能級邁上新臺階,促轉型爭當領頭羊——沿著總書記的足跡之佛山篇
■沿著總書記的足跡
塔吊林立、機器轟鳴,盛夏時分,在以制造業立市富民的佛山,各條生產建設戰線熱火朝天。
從虎牙全球研發總部正式動工,到美的集團增資100億元建設數字科技產業園,再到率先建設數字經濟創新集聚區……佛山的一場項目大會戰,為穩住經濟基本盤再添新的動能。
佛山堅定錨定高質量發展篤行不怠,離不開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科學指引。黨的十八大之后,習近平總書記在2012年來粵視察時曾來到佛山,深入位于順德區北滘鎮的廣東工業設計城和黃龍村,考察了解經濟結構調整、基層黨建等工作,并慰問困難群眾。

廣東工業設計城。南方日報記者 戴嘉信 攝
牢記囑托,勇毅前行。佛山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堅持生態優先,推動轉型升級,深化改革開放,奮力爭當地級市高質量發展領頭羊。
勇立潮頭,奮楫爭先。成功躋身全國萬億元城市行列,孕育裝備制造、泛家居兩個萬億元級產業集群,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正式通過驗收,首批開展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保持基本同步……十年來,佛山以敢為人先、攻堅克難的膽識氣魄,推動經濟發展水平跨上新臺階、發展動力活力顯著提升、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

通訊員 楊馥銚 供圖
能夠邊玩邊學的“超級魔方”、智能遙控的多功能搖椅、定時自動護理的砧板殺菌器……走進廣東工業設計城展廳,迎面而來的多款“網紅”產品,顯示出這個制造業大市以設計賦能制造、引領產業升級的新成效。

廣東工業設計城。南方日報記者 戴嘉信 攝
2012年12月9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里,勉勵廣東提高工業設計水平,提升產品附加值,增強中國制造業競爭力。
當時,園區剛起步不久,匯聚了800名設計師。在離開時,總書記寄語,“希望下次來時能看到8000名的設計師”。
“總書記的到來,給了我們走自主創新道路的信心。”佛山市順德區宏翼工業設計有限公司創始人盧剛亮說,依靠設計創新,企業成為有1000多個案例的設計服務龍頭,并整合資源打造設計創新產業化平臺。去年,企業及其布局的生活電器、母嬰電器等5家公司營業總收入突破3億元。
總書記的殷切期望,也為廣東工業設計城發展按下了“快進鍵”。僅用4年時間,該設計城就實現從800名到8000名設計師的跨越。截至2021年底,設計城入駐設計研發企業達285家,獲國內外設計大獎400余項,累計設計服務收入達82億元,與美國、德國等全球超過30個機構建立戰略合作關系。
依托廣東工業設計城,佛山快速聚集一批專業設計機構、工業設計大師,孕育更多高端設計。目前,佛山共有工業設計機構近千家,從業人員近5萬人,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累計達7家、省級工業設計中心累計達54家,“佛山設計”已成為推動制造升級的重要力量。
在強化設計的同時,佛山深入實施科技攻關“揭榜掛帥”機制,打造了季華實驗室、仙湖實驗室等一批重大創新平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7100家。今年1月,歷經十年積累,佛山成功創建國家創新型城市。
季華實驗室。南方日報記者 戴嘉信 攝
季華實驗室。南方日報記者 戴嘉信 攝
面對數字化新浪潮,佛山設立了總規模300億元、首期100億元的制造業轉型發展基金,并培育省級標桿示范項目,引領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發展。
堅持創新驅動讓佛山制造競爭力持續增強。過去十年,佛山成功孕育裝備制造、泛家居兩個萬億元級產業集群,機器人、電子信息、新能源等產業茁壯成長,工業規模繼續走在全國前列。
面向未來,佛山下定決心改變工業不連片、用地得不到保障的狀況,正強力推進村級工業園改造和土地綜合整治,明確要劃定450平方公里以上工業用地保護紅線,規劃建設54個萬畝以上工業集聚區,打造引領產業大發展的新平臺。
一手拓空間,一手優環境。從去年起,佛山將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作為市委“一號改革工程”,從空間重構、土地供給、園區建設,到政務服務、法治環境、招商機制,六箭齊發建設“益曬你”企業服務體系,為制造業投資提供最優服務。
佛山市有關負責人介紹,當地正深入實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強核、立柱、強鏈、優化布局、品質、培土“六大工程”,爭創全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區,打造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標桿。